青达环保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4-04-17 05:35:38 | 作者: 球迷网斯诺克直播网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
时间: 2024-04-17 05:35:38 | 作者: 球迷网斯诺克直播网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支持经济回升不断向好。公司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紧紧围绕年初“夯实基础、全方面提升”的工作总基调,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坚定发展信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各项经营建设工作呈现稳中向好、快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扎实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3年,受益于国家新建火电投资加速及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影响,公司传统主要营业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不断夯实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根基;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产业布局,钢渣节能环保处理新业务取得创新性突破,共同助力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923.23万元,同比增长3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68.00万元,同比增长4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075.15万元,同比增长54.16%。
科技创新始终是公司高水平发展的源动力和重要抓手。2023年,公司从始至终坚持研发和市场创新,公司“烟水双隔离相变式烟气深度冷却器装备”项目,完全解决传统低省换热管受烟尘颗粒冲刷磨损导致的循环冷却水泄漏、积灰堵塞等行业“卡脖子”问题,荣获“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奖;针对锅炉底渣余热回收和输送可靠性的技术瓶颈,开展的“基于模锻板轴链输送的炉渣分离破碎余热回收技术与应用”项目,填补了炉渣安全处理并协同脱水、余热利用的技术空白,解决高耐磨链条卡脖子问题,提升炉渣处理的安全性能,实现废渣综合利用,荣获“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余热蒸发浓缩高盐废水与零排放处理一体化装备”项目,结合了废污水处理和烟气污染物治理领域,提出了高盐废水零排放协同污染物控制技术路线及工程实现方法,经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入选“2023年山东省第二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针对现有金属换热管材料导热性、韧性及力学性能差的共性问题,开展“聚苯硫醚材料导热性及韧性关键技术”技术攻关,经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果优异,全年新增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4项,商标8项,主持、参与编制行业标准2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行统一规划、逐级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借助预算管理系统,构建价值创造型的一体化计划财务管理体系为主体,以“数智计财”“资金管控”为两翼的公司财务工作战略规划,实现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明确并监督实现公司二次创业目标。企业管理体系设计咨询项目正式结项,建立了符合公司自身特点的组织架构体系、薪酬体系及绩效考核等管理体系,优化企业管理机制,使整个企业运行形成良性循环。精益生产项目二期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绩,实现订单交付全价值链的协同与改善,拓展工位制节拍化新型产线,建立省煤器工位制+连续流产线,目前生产线运行良好,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司持续推进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完成精益生产管理系统升级。在EMBP异常管理系统、TPM设备管理系统基础上,引进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CIBP项目任务管理系统,逐步优化MES生产进程管理模式,提升车间整体智能化生产水平。同时,MES系统功能扩建,SRM采购招议标平台系统、CRM系统、HR系统正式上线,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管理举措,推进各部门工作提质增效,公司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宗旨,致力于节能降耗、环保减排设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为电力、热力、化工、冶金、垃圾处理、新能源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清洁能源消纳系统、脱硫废水环保处理系统和钢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解决方案。
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助力碳中和,打造覆盖固、液、气废领域环保处理。通过加强研发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节能、环保解决方案。目前,公司的技术、产品已覆盖包括炉渣、钢渣、灰尘、烟气、细颗粒物、NOX、SOX、脱硫废水等污染物的防治及锅炉炉渣和烟气余热回收,同时涉足电厂灵活性改造、清洁能源消纳等领域。
公司基本的产品为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清洁能源消纳系统、脱硫废水环保处理系统、钢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及零配件。
炉渣也称炉底渣,是固体燃料在锅炉等燃烧设备的炉膛中燃烧后,从炉底排渣口排出的灰渣,是我国主要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依对高温炉渣解决方法的不同,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分为干式炉渣处理系统和湿式炉渣处理系统。
干式炉渣处理系统是指依靠炉膛负压或风机,引入适量受控的冷却风对高温炉渣进行冷却的炉渣处理系统。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高温炉渣由炉底连续排出,通过渣井经关断门破碎后在干渣机的输送带上低速运动,在炉膛负压或风机作用下,受控的少量环境空气逆向进入干渣机内部与热渣进行热交换,使热渣在输送带上完成燃烧并冷却,经碎渣机再次细化破碎后进入渣仓中储存和定时卸料。干式炉渣处理系统对高温煤渣进行冷却收集处理,减少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排放,同时实现炉渣余热回收利用,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具有节能减排的功能。干式炉渣做进一步磨细处理后掺入粉煤灰后被有效利用。
湿式炉渣处理系统是指依靠冷却水对高温炉渣进行冷却的炉渣环保处理系统。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高温炉渣由炉底连续排出,通过渣井和关断门后落到装满冷却水的刮板捞渣机槽体内,并经冷却、粒化后输送至渣仓中储存和定时卸料。
锅炉排放烟气温度约120℃~160℃且体积流量大,有较高的余热使用价值。锅炉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粉尘、SOX、NOX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之一。公司研发生产的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和全负荷脱硝系统,有助于余热回收利用和减少烟气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效果。
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的核心设备为烟气深度冷却器(也称“低温省煤器”),是一种采用冷却工质对烟气进行深度冷却并吸收余热的热能转换装置。其采用翅片管作为换热元件,若采用传统烟气深度冷却器,则翅片管内通冷却水,烟气流经翅片管外壁,因水温低于烟气温度,冷却水经翅片管吸收烟气的热量,水温升高的同时使烟气温度降低;若采用烟水双隔离相变式烟气深度冷却器,则冷凝段外部套管内通冷却水,烟气流经蒸发段翅片管外壁,管内介质被加热后蒸发上升至冷凝段,与套管内的冷却水换热,冷却水间接吸收烟气的热量,水温升高的同时使烟气温度降低。烟气温度降低,降低粉尘比电阻,提高电除尘除尘效率,吸收的烟气余热可用于加热凝结水、热网水、锅炉一二次风、脱硫塔后的湿烟气等。烟气深度冷却器具有节能降耗与增效减排的双重效果。
为实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环保要求,大部分燃煤发电机组都使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技术,SCR系统的高效催化剂最佳运行烟温一般要求在300℃~420℃之间。但目前多数火力发电厂都存在机组锅炉低负荷运行、脱硝入口烟温不达标的问题;另外火电机组是电网深度调峰重要组成部分,深度调峰时或锅炉启动过程中,脱硝入口烟温也达不到催化剂投运最低温度要求。烟温低于催化剂最佳运行温度时,会导致氨分子逃逸率增大,减少了与NOx的反应机率,脱硝效率下降,最后导致排放不达标。同时,逃逸的氨分子与SO3和H2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铵或硫酸氢铵,生成物附着在催化剂表面,易引起积灰进而堵塞催化剂的通道和微孔,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脱硝效率,生成物也会随烟气到达空预器位置,引起空预器的堵塞,造成后续引风机等设备出力增加,严重时会造成机组停运事故。
针对锅炉低负荷调峰运行及启动时SCR入口烟温低的情况,公司研究开发了全负荷脱硝系统,通过锅炉省煤器水侧调节技术,减少锅炉省煤器内工质从烟气侧的吸热量,来提升SCR装置进口烟气温度,满足电厂锅炉在并网后的全负荷范围内SCR系统正常投运的要求,满足低负荷及深度调峰时脱硝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降低污染物排放,缓解空预器堵塞问题,确保锅炉长期的低负荷能力。
清洁能源消纳系统包括电极锅炉系统和蓄热器系统,二者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配置使用,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存储和供给,以实现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调峰、清洁供热、清洁能源消纳等用途,由此减少弃风弃光率、解决热电联供用户热需求与电需求不平衡、促进供电负荷稳定等目标。
电极锅炉是电极锅炉系统的核心设备,是一种利用水的高电阻特性,采用三相电极直接在锅炉内设定电导率的炉水中放电发热,使得电能以接近100%的转换效率转换成热能,产生热水或蒸汽的装置。
蓄热器是利用水的蓄热能力蓄存热能的一种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不一样的温度下水密度的差异,在罐体容器中,密度不同的冷热水因重力影响而自然分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中间形成厚度1米左右的过渡层。当热源产热量大于用户用热量时蓄热器蓄热,当热源产热量小于用户用热量时蓄热器放热。蓄热器罐体中水的质量是保持恒定不变的,而储热量是变化的。蓄热器通过解决热能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来实现削峰填谷、蓄存热能的作用,以满足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调峰、清洁能源消纳及清洁供热的节能环保需求。
脱硫废水处于燃煤电厂水处理的最末端环节,是最难处理的高盐废水。为最低成本的实现脱硫废水安全处理,公司研究开发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按照每个用户需求及现场情况提供不同解决方案,主要工艺路线为浓缩减量+干燥固化,将废水中清洁的水进行分离回用,废水中的石膏、粉尘、杂盐进行干燥固化。
钢渣是钢厂在炼钢的过程中产出的一种主要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料,是我国主要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依对高温钢渣处理技术的不同,钢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分为钢渣辊压破碎及余热回收系统和废气携渣联淬钢渣原位固碳提质系统。
渣罐中熔融钢渣通过行车吊入渣罐自动倾翻装置,渣罐自动倾翻装置旋转把熔融钢渣倒入移动破碎床上,熔融钢渣在破碎辊与移动破碎床之间挤压,当两者自转方向相同时,熔融钢渣被碾压和破碎,直至钢渣破碎至合适粒径,并被循环风冷却至合适温度时,钢渣被推到钢渣出口,落入下方的钢渣消解冷却机上。机壳体内的雾化喷淋装置向高温钢渣块喷水降温,降温消解后的渣块被输送至钢渣储仓储存。钢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空气经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利用,最终除尘器处理后排放入大气。钢渣辊压破碎及余热回收系统具有全封闭无粉尘外溢、钢渣余热回收、全程机械化、可处理粘度大的转炉渣的技术特点。
钢渣在渣罐自动倾翻装置控制下倒入联淬室,富碳废气经淬化风机增压后携同水和废渣,在联淬室内对熔融态钢渣进行高压冲击、分割、粒化和固化,钢渣激冷淬化形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节能环保系统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面向电力、热力、化工、冶金、垃圾处理等领域,需依据订单客户具体工况和参数条件进行设计、制造并采购原材料,产品主要直接销售给预定的客户。业务模式可分为产品设计制造业务(EP)和工程承包业务(EPC)两类,以EP业务为主。
EP业务系公司依据业主或总承包商招标要求做投标,中标后按照商务合同进行产品研制设计、生产采购、包装发货、指导安装;EPC业务系公司除按照EP业务的流程制造、提供产品和服务外,还负责设备基础设计施工和产品安装服务。
为提高经营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公司正常的情况下均按照需求驱动采购的以销定采模式。这种采购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如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供应商的管理等,因此,在实施基于订单的采购模式时,公司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以提高采购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借助SRM(SuppierReationshipManagement,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平台对产业链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跟踪评估供应商质量体系与合作条款、建立供应商档案并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录。通过采购供应链协同平台,聚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采购计划+订单+交货+结算全方位协同管理等功能模块,助力采购业务一体化管理升级,实现采购降本增效。
采购定价方面,通过公开招(竞)标、邀请投标、多家议价、成本核算等多种方式实现,综合价格、质量、交期、付款等选出合适的供应商后组织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在采购流程上,公司采购专员根据有关部门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通用材料月度采购计划或机器设备专项采购计划,上报采购中心审核,再由采购中心负责人或主管安排人员实施采购并监督实施流程。
公司实施数字化发展的策略,加快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建设智能制造企业。通过引入半自动托辊、防偏辊装配线、全自动数控车桁架生产线等现代化智能设备,逐步降低车间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升生产工作效率及安全作业系数,实现现场资源优化配置,使生产线工序节拍更加合理,产品交付周期不断缩短。通过数智赋能,打造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模式,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的提高企业核心价值及品牌影响力。
公司产品性质和市场特性决定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以客户为导向,公司产品设计制造业务(EP)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按照每个客户的具体实际的要求以及客户的真实的情况进行订单式设计和订单式生产。公司销售部门与客户签订产品营销售卖合同后,转至项目部具体负责执行合同,项目部依据需求安排项目计划,技术部根据项目计划、客户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和真实的情况设计具体图纸并制定采购清单,生产制造部根据项目计划安排部件的生产,确立各部门制造计划节点,保证生产计划执行及落实具体化,确保实现用户的需求。公司也会依据市场预测、生产能力和库存状况生产少量通用配件,以提高交货速度,并充分的利用生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工程承包业务(EPC)项目在签订相关合同后,开始安排设备生产和施工招标,按照每个客户安排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公司委派项目经理,并组织实施工程单位进入现场施工,设备生产完成后运抵现场,由项目经理和实施工程单位共同清点验收,项目工程师指导安装设备,安装好后进行设备调试,调试后进行负载试运行,运行通过后进行竣工验收,在调试运行阶段对客户运行、检修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为自主销售,兼有少量渠道销售。由于公司客户主要为火电、热力、化工、冶金等大型工业公司,客户相关项目的采购主要是通过公开对外招标或邀标方式来进行,因此公司的业务机会主要是通过参与客户公开对外招标或邀标方式获得。公司的营销及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包含获取项目信息及项目报备、项目跟进、项目评审、组织投标、合同签署与项目执行等环节。
公司设立营销中心综合统筹管理营销工作,采用集中化管理与自主化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各子公司、事业部负责不一样的产品的销售工作;同时设立独立的国际事业部,全面负责国际营销业务;设立市场部,综合市场调查与研究及市场分析、市场推广工作。公司销售人员前期进行市场开拓并开发新客户,技术人员按照每个客户详细情况设计的具体方案,客户对方案进行具体论证并确定方案,公司投标并中标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根据销售合同要求采购原材料并安排生产,产品检验合格封装后准时送达客户指定接收地点,客户验收入库或者安装调试后开具收货凭证,并根据双方约定的方式来进行结算。公司成立了一系列完善的配套销售管理制度,包括《营销中心管理办法》《营销中心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国内营销事业部日常管理规定》《销售部末位淘汰制实施办法》等,对营销中心的工作持续优化。
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定位、产品技术工艺特点、所处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状况以及管理团队从业经历等因素,公司采取了目前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同时为提高经济效益,夯实企业基础管理,公司开展精益化、数字化变革,持续对产品生产技术做改造和工艺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并逐步开发新产品,布局多元化发展,为客户提供更系统的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节能环保系统工程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业务,主营业务及主要经营模式未出现重大变化。报告期内,影响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的条件未出现重大变化,未来公司的产品结构可能会随国家政策改变及行业发展趋势而相应地做出调整,但经营模式不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节能环保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低碳减排,节能降耗已是当前的发展的新趋势。公司作为节能环保装备领域的重要企业,从始至终坚持技术创新,坚持绿色低碳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成为重点发展趋势。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双碳”目标、“碳排放双控”对火力发电企业提出革命性要求。随着清洁能源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多能互补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进一步挤压火电行业发展空间。但受能源结构、历史电力装机布局等因素的影响,火电仍然是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电源,始终发挥着电力系统“压舱石”的作用。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火电装机容量13.90亿千瓦,同比增长4.1%。
加速推动煤电由常规主力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国家能源政策重要导向。202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主要举措,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动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现着力提升支撑性电源调峰能力,深入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到2027年存量煤电机组实现“应改尽改”。在新能源占比较高、调峰能力不够的地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最小发电出力达到30%额定负荷以下。
钢铁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责任主体,绿色低碳发展将是钢铁行业未来必须持续推进的重点任务。2023年12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指出,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重点区域全部实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基本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和稳健增长成为新的政策重点。
环保技术产品品种类型庞杂,各门类之间关联性不强,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环保产品多为集成产品,受地方自然经济条件影响,本土化因素强,复制性较差。节能环保技术涉及行业多,经验比较丰富的多专业人才门槛较高。环保产业的服务和装备制造、试制研发需要涉及机械工程、电气、热动、环境、土建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一项工程设计和实施需要多专业领域的人才团队才能实现。节能环保巿场多样化、非标化程度高,难以实现标准化,需要定制设计、生产、施工。
整体来看,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投资大、周期长、专业化程度高、风险大,当前的招标体制下,客户资源、品牌资源、项目业绩经验、运营资质、研发能力、技术专利和行业标准等都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公司深耕于节能减排、环保降碳、清洁能源消纳系统的设计、制造、服务和销售,凭借独有的核心技术,已经在固液气全类型节能环保设备制造领域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属“节能环保领域”中的“高效节能产品及设备、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科学技术创新企业。公司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研发项目,多项技术及应用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技术创新奖项,并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
近年来,公司在充分借鉴电力行业研发技术和设备制造的基础上,正积极地推进钢铁、冶金、化工、新能源等非电行业的系统研发,在保持电力行业占比稳步上升的基础上,产品逐渐向别的行业延伸拓展。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十四五”期间,我国已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大用武之地,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炉渣是火力发电厂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为响应国家“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改善环境,创造新的利润点。干炉渣经磨细后达到国标Ⅱ级或更高粉煤灰的品质,代替一部分水泥用于拌制砂浆或混凝土。项目经实施验证,磨细后的粉煤灰在细度、物性参数、化学成分等方面全部符合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的指标要求。成品灰经气力输送至灰库,最终达到最终用户,使炉渣资源的高价值利用。
目前脱硫废水技术为烟气蒸发和低温闪蒸技术。烟气蒸发直接采用低能量密度的烟气,烟道体积大控制难度大;闪蒸技术系统复杂,造价高。空气浓缩蒸发技术是基于现存技术的优点并弥补其不足,间接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废水,在低温下喷淋蒸发浓缩,实现多炉一机,不但降低了投资,并且提高了系统稳定性。本技术经中电联鉴定评价为“国际领先”。
燃煤电厂锅炉空预器后的烟气深度冷却器作为一项节能设备,已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通过烟气深度冷却器将空预器后的烟温降至90~95℃左右,协同低低温电除尘系统,可降低烟气中的粉尘比电阻,稳定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协同脱除烟气中的SO3、Hg等污染物并回收烟气余热,节约机组发电煤耗,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技术。但与其相配套的烟气深度冷却器存在的磨损、泄漏等问题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污染物排放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机组经济性也随之受一定的影响。因此行业内对无循环冷却水泄漏的烟气深度冷却技术非常迫切。
烟水双隔离相变式烟气深度冷却技术实现了烟气侧与循环冷却水侧双重隔离,烟气和循环冷却水零接触,最终实现烟道内无循环冷却水泄漏。经过持续研发及大力推广,本年度该技术在市场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据市场预测,该技术将成为低温烟气余热利用行业的主流技术路线。
目前钢渣处理主要是采用开放式工艺,存在热量没办法回收、烟尘污染、耗水量大及生产安全风险隐患等问题。本技术采用机械破碎风冷工艺。以自动倾翻装置作为钢渣倾倒执行机构,电机驱动破碎辊配合移动破碎床对钢渣进行破碎粒化及推渣卸料,以空气作为钢渣余热回收工质,以膜式水冷壁余热锅炉作为钢渣余热回收装置,以鳞斗输渣机作为钢渣热量回收及输送装置,以烟气再循环提高锅炉效率和稳定锅炉负荷,达到钢渣高效破碎粒化、余热高效回收、节约水资源、烟尘达标排放的目的、无生产安全风险、钢渣高效综合利用。本技术能够节水85%,余热回收率达到30%~40%,且能处理转炉渣等粘度大的钢渣,同时具有重大的节能降碳意义。
目前炼化行业的炼油装置包含常减压装置、重整炉、焦化炉、加氢炉、裂化炉等装置,其尾部排烟温度在120-160度以上,加热炉热效率低,一般90%-93%左右,低于热效率95%的期望值,如果要线%以上的热效率,加热炉排烟温度需要低于80度。
炼化炉余热回收的途径是通过吸收加热炉尾部排烟的余热加热空气而实现的(又称空气预热器),一般排烟温度在低于120度时,烟气腐蚀性很强,需要用非金属材质的空气预热器。我公司采用自行研发的高导热改性PPS换热管制造的空气预热器完全可适应此工况,从而可深度回收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目前利用能量降低物料水分的机械装置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多种工业生产里,但大多解决能力低、效果差且能耗高。鳞斗式热风干燥机技术装备比传统的干燥机装置处理能力更大、换热干燥效果更好且能耗更低,非常适合于油母页岩矿石干燥等大出力工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能源电力行业发展迎来了深刻的变革,促进发电侧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成为重中之重,清洁高效的火力发电将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高效、清洁、低碳火电技术不停地改进革新,公司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和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在本领域不断改造升级。同时非电行业成为节能环保行业新的热点,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和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已经向冶金、垃圾处理等行业领域拓展,并取得工程应用,新型耐腐蚀高导热改性PPS管及制成的气水换热器、气气换热器等新型管壳换热器已在化工、冶金、石油等非电行业取得部分工程应用。
钢铁行业是我国固废和碳排放最多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出台了《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专对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推进冶金渣等固废处理减量、推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助力。在我国环保政策压力下,中国钢铁企业积极推动清洁生产,加大钢渣处理并开始改革钢渣处理方法,提升钢渣利用率。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推动加氢站建设,推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研发技术、示范和规模化应用。《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加快氢能研发技术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公司已搭建氢能技术基础测试中心,积极地推进制氢系统、储氢技术等相关氢能研发技术,抢抓氢能装备发展先机。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冲击和行业技术进步,大量大型企业涌入节能环保领域,加剧了市场竞争和技术发展。目前节能环保供应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节能环保工程总包商,承揽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或设计生产和安装施工服务;二是节能环保设备生产商,凭借其研发、生产优势,承揽节能环保产品的设计制造;三是性能检测验收机构,提供节能环保系统-设备性能验收和检测服务。随着行业内供应商的增多和竞争日益激烈,供应商也越来越重视服务-质量,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由提供保障性服务向支持性、增值性、升级性服务扩大,从单一的方案设计和产品供给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转变,“EMC(合同能源管理)”和“EPC+C(总承包+托管运营)”、“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得到迅速发展。
公司的科技成果主要来自产品研发,通过自主研发及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科技成果并应用到公司的产品当中。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2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0项,软件著作权申请12项;2023年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4项,授权商标8项,主持、参与编制行业标准2项。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132项,软件著作权26项,专利实施许可18项,国内商标21项、国外商标30项,主持、参与编制行业标准8项。
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同时与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建立开放型、高层次与多元化研发创新平台,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节能环保锅炉装备)、省级专家服务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打造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多个国家级荣誉。通过多年持续不懈的科技创新,公司已经在节能环保系统设备的多个环节实现技术突破,掌握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
在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方面,公司坚持以政策、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自主研发为基础,始终以持续创新为目标,研发新产品,改善传统产品,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不断深化节能环保技术利用,增强公司产品的节能降碳效果。
公司成立以来,在国家环保政策及公司创新研发的双重推动下,凭借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研发技术产业化能力,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陆续推出并持续升级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鳞斗式干渣机、全负荷脱硝系统、清洁能源消纳系统、模锻链捞渣机、钢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等,并迅速形成市场影响力,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同时成熟产品改型跨领域拓展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公司产品线,公司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秉持着“行业领先的产品设计;精工细作的制造质量;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的质量方针,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覆盖了公司销售、设计、采购、工艺、生产和交付售后的全过程,并通过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标准的质量体系认证;同时拥有“A级锅炉部件、B级锅炉设计制造许可”、“A级锅炉安装(含修理、改造)许可”、“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美国ASME-S(锅炉设计制造)”、“ASME-U(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欧盟钢结构设计制造许可(EN1090-12009+A12011)”、“ENISO3834-2国际焊接质量管理体系”等国家或国际资质认证,为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筑牢了坚实的体系基础。公司拥有国家级试验室,用于行业内前段研发数据的提取。基础检验方面具备完善的材料化学成分测试和物理性能检验能力,齐全的金相分析和硬度检验试验室;安装了先进的工业射线(DR)检验探伤线和自动化荧光磁粉探伤线;装备了先进的便携式合金材料分析仪,管道内部可视化检验仪,油漆测漏仪,油漆附着力拉拔测试仪等各种先进检测设备。公司不断的打造质量管理体系改善的引擎,一以贯之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深入研究掌握产品对顾客的适用性,做好产品质量规划,加强早期管理,防患于未然;严格贯彻执行制造质量控制计划,建立各级责任制,对工序进行有效控制,引入MES、EMRP等先进的控制手段,采取纠正措施,保证每一道工序处于控制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入厂前,工序前,出厂前;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对用户进行指导培训,对产品的使用效果进行调查,完善相应的服务工作。
公司管理团队主要成员均具有节能环保行业丰富的从业经验,构成合理,事业心强,实践经验丰富,在过往的工作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节能环保行业生产、管理、研发和营销经验,保证了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公司已从市场营销、采购供应、生产制造、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形成了适合公司的成熟管理模式。近年来,公司针对行业特点及客户群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生产管理,深入推进精益生产管理项目,围绕精益项目管理机制、连续流产线建设、生产流程优化、生产计划管理、5S目视化管理、人才育成等方面开展精益改善推进活动。公司更是致力于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了一支具有丰富市场经验和较高业务素质的营销团队,并建立售后运营维护的数据库和客户档案。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公司针对节能环保系统设备的非标特征,加大技术部门对销售部门的支持力度。注重对营销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营销人员在技术层面的专业水平。
公司的节能环保系统设备主要应用于火力发电和热力行业,客户资源优质,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商业关系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对公司产品的销售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升级改造,产品质量优势明显。目前国内的主要大型电力企业基本都是央企和国企,其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标准非常严苛,必须要获得特定的资质并拥有不俗的业绩实力。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积极的市场开拓,已经与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及各地方所属火力发电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在行业内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获得了一定的品牌价值,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优质的客户资源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是公司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使公司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节能环保设备制造服务集成商,需以技术研发推动业务发展,并对技术和产品不断进行升级以持续满足客户需要。如果公司未来技术研发方向偏离或者落后于节能环保市场所需,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实践,形成了多项与公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并运用到公司核心产品,部分外协加工工序涉及到核心技术,未来如无法对其实施有效保护,核心技术成果被泄密或被侵权,或者公司核心产品被竞争对手模仿,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锅炉节能环保设备,其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机电设备材料等。由于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比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则公司的生产成本将相应增加,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毛利和毛利率水平;如果原材料价格下降,也将可能导致原材料存货的跌价损失,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于电力、热力行业,该行业采购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项目多集中在第三、四季度完成验收,导致公司第三、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公司收入确认存在较大的季节性波动风险。受收入季节性的影响,公司收入确认集中于下半年,而各项日常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稳定发生,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亦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和公司业务模式的原因,公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规模较大,2023年末应收票据(含应收款项融资)、应收账款、合同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6,220.84万元、61,140.31万元和16,125.33万元。公司存在个别客户面临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的情形,如果公司未来有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或应收票据到期不能兑付的情况,将计提较大金额的坏账准备,可能导致坏账损失,可能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39,904.37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4.47%,存货规模较上年略下降。若未来公司不能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管理,致使存货规模过大、占用营运资金,将会拉低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与资产流动性,进而增加存货跌价风险并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金额为484.67万元,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若未来不能继续取得,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引导型产业,公司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清洁能源消纳系统等主要产品的发展受环保政策影响较大。若未来国家在火电厂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政策放松或监管力度下降,可能导致公司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的业务发展受到不利影响;若国家在火电厂灵活性改造、清洁能源消纳等方面的环保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公司清洁能源消纳系统的业务开拓受阻。另外,非电行业为公司未来业务开拓的重点,若国家在非电行业的节能减排、超低排放政策放松或推动不力,将导致公司无法顺利开拓非电市场。
近年来,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大。公司在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时主要使用美元、欧元等外币进行结算,受外币汇率波动影响,汇率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未来若公司主要结算外币的汇率出现大幅不利变动,导致公司汇兑损益持续上升,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2,923.23万元,同比增长3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68.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075.15万元。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92,648.7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7,896.93万元。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这为推动煤电清洁发展,推动保障性电源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未来火电行业所处企业将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不断推动新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多元化进程。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由于风光电的大规模增长,其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对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巨大需求,火电企业运行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提升灵活性和调节能力,提高清洁高效水平,促进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全力推进煤电实施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统筹能源安全与节能降碳、兼顾传统能源兜底与新能源转型发展,促使火电清洁、高效、灵活、低碳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此,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按下“快进键”。同时,非电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攻坚领域,钢铁、水泥、冶金、垃圾处理等行业进入超低排放倒计时阶段,相关烟气治理亦将进入新态势。
钢铁行业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近年来钢铁行业政策以严控产能、绿色转型、碳达峰等为主。自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从此开启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程。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其中在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中,继续要求严控产能、推进兼并重组,同时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等;2022年1月,工信部等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力争到2025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2023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钢铁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在我国环保政策日益趋严影响下,我国钢铁企业积极推动清洁生产,不断迈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更大贡献。
公司将努力把握国家政策引导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机,坚持“致力于节能环保行业,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的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自主研发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在保持电力行业节能环保设备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向其他行业拓展,力争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节能环保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凭借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自主研发能力,结合优势资源和已有的技术研发协同平台,不断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继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丰富经营模式,拓宽市场领域,巩固公司在固液气废节能环保处理行业的优势地位,并加强清洁能源消纳、灵活性改造、钢渣处理、氢能源等节能环保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实现多元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司将紧紧围绕年度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动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市场开拓、技术研发、内控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工作,加强公司领先优势,为客户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服务,巩固并提升市场占有率。
公司自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精耕细作,在电力行业节能环保设备的细分领域内确立了比较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未来,将结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营销中心的统一规划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丰富经营模式,拓宽市场领域,继续巩固在细分市场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开拓非电行业节能环保产品应用市场,加强清洁能源消纳、灵活性改造、钢渣节能环保处理、氢能源等节能环保技术的攻关和推广,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助力公司实现多元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充分利用上市募集资金,加快募投项目建设,打造智能化车间,建设自动化生产线;强化生产管控,释放高效产能,提升专业技术优势、产品档次、生产规模,增强企业价值及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地位。
公司将产能完成情况纳入关键绩效指标,加大质量及安全考核力度。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管理二期项目实施,优化生产运行,实现稳产增效。以满足生产交付为核心推进订单交付、工艺管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计划管理优化,运用精益的理念和方法,对订单交付流程进行全价值链的梳理优化,规范订单交付流程,缩短订单交付周期。导入并行工程,以项目数字化管理CIBP为支撑,打造产销平衡、产研联动、产供协同的全价值链精益管理系统。推进并完善EMBP管理系统和TPM体系在生产中的应用;完成MES铺底建设和对MES系统功能上的扩展,增加计划编制,设备实时监测等模块。同时,在依托自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抢占市场先机,快速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将凭借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平台优势,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机制,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同时注重与高校、研究院所的联动,建立起开放型、高层次与多元化的研发创新平台,打造“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挖掘核心技术,突破重点工艺,迅速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助力公司加快速度进行发展。
公司以电力行业节能环保领域为突破口,技术产品计划拓展至钢铁、化工、冶金、垃圾处理等行业,目前已经和钢铁行业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创新,最终实现多领域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推广运用,同时加速氢能源布局及技术积淀。
持续培养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团队,同时定期引进高新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2023年培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名,为公司后续发展和技术研发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和保障。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公司内部管理和内控水平需要同步提高。公司将实施青达运营管控协同平台项目,整合BI、ERP、PLM、MES等信息化系统平台,打造一体化、协同化的运营管控体系,全面规范企业基础管理流程,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移动化和自动化,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决策准确性;通过整合信息化系统平台,企业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将实现数字化、清晰化、个性化,同时,生产经营过程也将实现自动化、工业化、信息化。随着公司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将持续完善内控建设,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各层级职责和权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促进公司高速、稳定、健康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实现公司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重要支撑。基于战略目标,公司对应其核心策略:以绩效管理体系和激励体系为基础,驱动员工及组织能力的提升;以人才培养与储备体系为基础,形成持续稳定的人才供给渠道;以制度建设和资源共享为切入点,形成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通过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的考核标准,透明的考核过程,公正的评估规则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奖惩措施,使员工感受到绩效考核的公平与公正,这有利于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实现公司物质资源的最佳分配与公司效益的最大化。
公司全面推进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充分挖掘各类人员潜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赢。
为实现公司的业务目标,公司重点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营销推广、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引领企业发展。公司坚持“品德为基、能力成器、德才兼备”的用人观,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为所有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提供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
欧盟拟对中国医疗器材采购启动调查,迈瑞医疗回应:一向依法合规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
已有71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056.68万股,占流通A股12.9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4.14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4135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33.60%,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