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双碳大事:上市公司ESG报告指引来了;新建节能降碳项目最高可获1亿元补助;中科院官宣固态电池重大突破
本周双碳大事:上市公司ESG报告指引来了;新建节能降碳项目最高可获1亿元补助;中科院官宣固态电池重大突破
央行等七部门发文首次明确将ESG纳入信评;国家能源局发文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明阳智能、欣旺达发布2023年业绩……36碳带您回顾本周双碳要闻(0408-0414)。
4月12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正式对外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并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根据《指引》要求,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按照《指引》要求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指引》明确了上市公司的披露内容及披露原则,要求具备财务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应当围绕“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个核心内容做分析和披露。
同时,中证、国证、Wind、商道、中诚信国际等5家指数及ESG评级机构积极做出响应,参照《指引》内容持续加强ESG评级体系建设,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系列对比分析报告,便于上市公司和市场各方更好理解《指引》与境外可持续信息公开披露准则异同。(中国基金报)
4月10日,央行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
央行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到2035年,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协同高效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更成熟,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在官方层面首次明白准确地提出将ESG纳入信评是《指导意见》的亮点之一。《指导意见》第七条提出: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健全针对绿色金融理财产品的评级体系,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方法与模型。
《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金融系统逐步开展碳核算;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包括持续优化我国绿色债券标准,绿色债券碳核算方法和披露标准、研究制定绿色股票标准,加快研究制定工业绿色发展指导目录和项目库,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等。(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了接入电力系统调度的新型储能范围,并就加强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技术方面的要求及协调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通知》指出,接入电力系统并签订调度协议的新型储能,将分为调度调用新型储能和电站自用新型储能两类。调度调用新型储能将具备独立计量装置,并按照市场出清结果或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运行;而电站自用新型储能则将根据发电企业或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灵活控制。
在加强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方面,《通知》要求电网企业及电力调度机构制定新型储能并网细则,规范并网接入管理,确保新型储能能够安全高效并网。同时,电力调度机构应科学确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方式,积极支持多种联合调用模式发展,并优先调用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第一财经)
4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和《污染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和标准。两笔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均采取直接安排到具体项目的下达方式。
其中,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重点支持内容有:(一)碳达峰碳中和先进的技术示范及应用项目。(二)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项目。(三)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四)其他。
以上支持范围中,列入绿色低碳先进的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的参照技术攻关管理并按支持资金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控制,其他碳达峰碳中和先进的技术示范及应用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项目支持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控制,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支持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5%控制,单个项目支持资金原则上不超过1亿元。(中国经济网)
4月1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发布。本次发布的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供不同主体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是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中“统筹推进排放因子测算”要求的重要举措,为碳排放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本次发布的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为三种口径,包括2021年全国、区域及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021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和2021年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三种口径的因子区别如下:第一种口径因子是单位发电量(包括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所有电力类型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式和数据时效性均具有国际可比性;第二种口径因子是单位发电量(包括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所有电力类型发电量,但扣除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三种口径因子是单位化石能源电力发电量(从火电中扣除生物质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生态环境部)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日前,我国硫化物固态电池研究又取得突破性进展。
4月10日,据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消息,该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硫化物电解质研究取得新进展,解决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叠层工艺的行业痛点及瓶颈问题,打通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大型车载电池制作流程与工艺的最后一道难关,在硫化物软包电池叠片技术上取得关键性突破。
研究团队制备的多层叠片软包电池循环300次容量几乎不衰减,性能还在继续测试中。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进行20 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成型生产线落地筹备工作,并与上下游产业方合作,加速技术的研发和验证过程,力争2026年率先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批量化生产。(证券时报)
4月11日晚,明阳智能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278.5亿元,同比减少9.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减少89.11%;基本每股盈利0.17元,同比减少89.17%。
明阳智能此前在业绩预告中说明,业绩变动的根本原因是主营业务的影响。受行业周期的影响,风电行业进入激烈的价格竞争阶段,风机中标价格整体下降,尤其是陆上风电中标价下降较大。公司本期交付的风机总体价格也受到行业价格波动影响出现下降,因此导致公司风机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
公司中标待交付的海上风电订单受不可抗力因素对具体项目实施进度的影响而发生延期交付,导致本期海上风机销售量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公司原计划在第四季度完成的电站产品交易,主要交易标的因客观原因,交易发生延期,导致公司电站产品出售利润没有到达预期。(每日经济新闻)
欣旺达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0.77%,动力电池业务板块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
4月10日晚间,欣旺达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欣旺达实现营业收入478.62亿元,同比下降8.24%。但受益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营收虽有所下滑,但净利却实现增长。2023年欣旺达净利润达10.76亿元,同比微增0.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73亿元,同比增长20.39%。
尽管消费类电池业务占据大头,但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欣旺达方面称动力电池业务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公司全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11.66GWh。
根据韩国调查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数据,在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中,2023年欣旺达以10.5GWh的装机量闯入前十,同比增长15.4%,市场占有率为1.5%。(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10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6章33条,主要规定明确生态保护补偿的内涵,明确工作原则、健全工作机制,规范财政纵向补偿,完善地区间横向补偿,鼓励推进市场机制补偿,强化保障和监督管理。
《条例》强调,鼓励、指导、推动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等方式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在生态功能很重要区域开展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可以给予引导支持;对补偿机制建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的,国务院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可以在规划、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条例》提到,充分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以及地方政府按照市场规则,通过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保护补偿基金,依法有序参与生态保护补偿。(新华网)
据人社部网站4月11日消息,于会文出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曾任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2019年年底,于会文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调任重庆市,先后在大足区、渝北区、万州区担任区委书记,2022年5月起,当选为重庆市委常委。
于会文曾表示,环保部门要“首做监工,辅助帮工,不做长工”。站位得再高一点,行动再快一步,对那些中间搭界的活儿,环保部门可以暂时把手伸长点,不让活儿掉地上,但是按照职能职责分工,最后该谁干谁干。
于会文曾因金句频出的采访登上微博热搜,成为“网红官员”。夫人对四川的空气满意了,却对他不干家务活不满意,于会文自嘲:“你管家中,我管天空”。(南方周末)
国常会审议通过《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
会议审议通过《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推进节能降碳,将其与扩大有效投资、老旧小区改造、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结合起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更好地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立足国情实际,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把握工作力度和节奏,保障好高质量发展的能源需求。(央视新闻)
4月9日,2024宁德时代储能新品发布会召开,宁德时代发布了全新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天恒。
据介绍,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能轻松实现首五年容量零衰减、功率零衰减,该系统标准20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搭载了储能专用的长寿命电芯L系列新产品,实现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430wh/L的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在尺寸限制之下,实现了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与安全性的平衡。
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CTO、储能欧洲业务部总裁许金梅表示,近年来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进行了四大创新突破,涵盖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绿色极限制造、商业模式等方面。目前宁德时代储能系统已实现近1000个全球项目落地。(证券时报)
4月9日消息,近日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协鑫科技旗下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将在今年内共同建设全球首个产业化2平米尺寸的钙钛矿叠层组件实证示范项目。
港华智慧能源高级副总裁张晶表示,港华能源目前已经在全国投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1.8GW,并在国内布局了124家零碳智慧园区。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表示,协鑫光电从事钙钛矿研发十年有余,现已建成行业首条钙钛矿百兆瓦中试线,并成功推出行业首款钙钛矿产业化组件,目前已在1.71平方米尺寸的组件上获得26.36%的全球最高叠层效率认证。
双方合作由来已久,此前香港中华煤气与IDG资本联合打造的国内首只零碳科技投资基金,投资了协鑫光电。(港华能源)
4月11日,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4)在北京开幕。蜂巢能源发布针对储能场景正向开发的350Ah和730Ah大容量储能短刀电芯,以及全球首款6.9MWh-20尺短刀液冷储能系统。
L500-350Ah储能电芯基于蜂巢2023年推出的爆款单品325Ah储能电芯,尺寸不变,体系升级,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提升7%,单颗电芯能量达到1120Wh,循环寿命超过11000次;L500-730Ah储能电芯能量密度达到420Wh/L,循环寿命超11000次,两产品均具有降本增效的明显优势。
蜂巢能源采用自主研发的L500-325Ah/350Ah大容量储能短刀电芯,在业内率先推出极致安全、极致成本的电力储能产品——6.9MWh短刀液冷储能系统。该系统采用CTR精简设计,零部件减少15%,占地面积较市场主流5MWh储能系统节省20%;采用单开门方案,支持背靠背布置,极大提升项目利用率。(中国网)
4月11日上午,全球首批碳中和储能系统认证仪式在北京举行,远景储能首批碳中和储能系统,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DNV的碳足迹核查和碳中和审核(基于ISO 14067和ISO 14068)。
通过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远景储能从原料开采、加工、包装、运输到生产、污染物排放等流程进行了精准的碳排放核算,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帮助精准分析排放热点,并模拟减排路径。
远景储能依照产品碳足迹分布,制定了储能系列新产品短期和长期碳中和路径。短期2024年在实现产品高度减排的基础上,通过碳信用抵消剩余排放,完成一批次产品碳中和。长期基于集团科学碳目标,制定产品生产、设计、供应链管理的一系列减排计划,最终实现系列新产品净零碳。(远景储能)
本周双碳大事:上市公司ESG报告指引来了;新建节能降碳项目最高可获1亿元补助;中科院官宣固态电池重大突破
本周双碳大事:我国将在农村开辟风电发展新增长极;隆基与协鑫签订42.5万吨颗粒硅大单;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获突破
本周双碳大事:国资委即将发布央企ESG指导意见;上海发文推动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隆基新硅片面世